X
三杰鼎足襄盛举(二)
发布时间:2020-11-17 00:00:00

三杰鼎足襄盛举(二)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专章 

2004年,两名来自以色列的生物化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与犹太裔美国同行欧文-罗斯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2013年,“2+1=3”的景象重现。与10年前略有不同的是,此次获奖的两名以色列科学家迈克尔-列维特(Michael-Levitt)和阿里耶-瓦歇尔(Arieh-Warshel)同时拥有美国国籍;第三位获奖者马丁-卡普拉斯(Martin-Karplus)则是美籍奥地利裔犹太人。三人的获奖理由是“为复杂化学系统创造了多尺度模型”。

其中最年轻的迈克尔-列维特1947年出生在南非比勒陀利亚的一个犹太移民家庭,他的父母分别来自欧洲的立陶宛和捷克。15岁时,迈克尔-列维特随全家移民至英国。1967年,年仅20岁的迈克尔-列维特从伦敦国王学院物理系毕业,获一等荣誉学士。同年,迈克尔-列维特第一次来到以色列,并在以色列结识了后来的妻子。1968年,迈克尔-列维特回到英国,入读剑桥大学,在这里确认并奠定了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基础。

1979年,头顶剑桥博士光环的迈克尔-列维特第二次来到以色列,进驻威茨曼研究院,并于翌年成为以色列公民。1986年起,迈克尔-列维特一直执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迈克尔-列维特是世界上最早一批尝试DNA和蛋白质分子动态仿真模拟实验的科学家,他还为此开发了学界第一款相关科研软件。

阿里耶-瓦歇尔1940年生于英属巴勒斯坦北部城市贝特谢安(今属以色列)附近的一座基布兹中。与许多终其一生在实验室或研究所中钻研的科学家不同,阿里耶-瓦歇尔曾在以色列国防军装甲师中服役多年,先后参加了1967年的“六日战争”和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即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官至上尉军衔。1967年“六日战争”结束后,阿里耶-瓦歇尔进入威茨曼研究院攻读物理化学博士,并在短短两年后就完成全部学业;在此期间,他与前来访学的迈克尔-列维特和马丁-卡普拉斯结识。1974年,亲历过“赎罪日战争”的阿里耶-瓦歇尔远赴美国哈佛大学继续其科研工作。1976年初,阿里耶-瓦歇尔横跨美国、从东海岸的哈佛大学来到西海岸的南加州大学任教至今。

马丁-拉普拉斯是此次获奖三人组中最年长的一位,1930年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1938年“德奥合并”后不久,马丁-卡普拉斯的双亲借度假之名,居家移民美国,从而逃离纳粹魔爪。马丁-卡普拉斯很早就在化学领域展现天赋,14岁那年就曾在一次全美化学竞赛中拔得头筹。1947年,马丁-卡普拉斯入读哈佛大学,最初他的选择是医学院,大一时转而专攻物理化学研究。1950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马丁-卡普拉斯来到加州理工学院深造,3年后获得博士学位。1953年,马丁-拉普拉斯奔赴英国,在牛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55年出站后,曾先后执教于伊利诺伊大学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1967年回到哈佛大学担任化学系教授。除了杰出的科研工作,马丁-卡普拉斯还是一位摄影达人,曾举办个人影展。

迈克尔-列维特、阿里耶-瓦歇尔和马丁-卡普拉斯将计算机建模引入化学领域,并借助计算机进行复杂化学系统开发的多尺度建模。通过利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将计算机变成了承载化学反应的“新型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