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投射在“应许之地”的第一缕诺奖之光
发布时间:2020-12-09 00:00:00

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施穆埃尔-阿格农(Shmuel-Agnon) 

坐落在“应许之地”上的以色列,迄今为止已出现了12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6人次分布于科技领域,其世界一流科技强国的地位可见一斑。不过有趣的是,第一位为以色列带来诺奖荣誉的人却是一名文字工作者。1966年10月,瑞典文学院宣布,以色列作家施穆埃尔-阿格农(Shmuel-Agnon)与德裔瑞典籍犹太女作家奈莉-萨克斯(Nelly-Sachs)平分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施穆埃尔-阿格农的获奖理由是“深刻而独特的叙事技巧”和“从犹太民族的生活中汲取主题”。施穆埃尔-阿格农是诺贝尔奖投射在“应许之地”的第一缕光,也是截至目前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以色列籍作家及希伯来语作家。

施穆埃尔-阿格农1888年出生在奥匈帝国加利西亚地区小镇布察兹(今属乌克兰)的一户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家庭中,他的姓氏原本是 “恰兹克斯(Czaczkes)”。加利西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混居地和多文化融合区。对于施穆埃尔-阿格农来说,希伯来语是用来学习《圣经》和《塔木德》等犹太教典籍的语言,意第绪语是欧洲犹太人内部通用语言,波兰语是流通于加利西亚地区的方言,德语是做为奥匈帝国公民的正式语言。如此多元的生长环境如甘美的母乳哺育了施穆埃尔-阿格农出众的文学天赋。施穆埃尔-阿格农从8岁就开始写诗,15岁时发表第一部诗集,他可以熟练地使用希伯来语、意第绪语和德语进行创作,作品大量发表于报刊和杂志。

1907年,19岁的施穆埃尔-阿格农因参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而来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治下的巴勒斯坦城市雅法。在这里,年轻的施穆埃尔-阿格农发表了职业生涯中第一部重量级作品、短篇小说《被弃人》(“Agunot”),并把与标题谐音的“Agnon”用作笔名,意为“漂泊无依的人”。在这之后,除了1913至1924年间留学德国且因一战滞留柏林外,施穆埃尔-阿格农再也不曾离开过“应许之地”。在德期间,他将“阿格农”正式改为自己的姓氏,并出版了长篇小说《婚礼的华盖》。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堂吉诃德式的哈西迪犹太教徒,为给已到婚龄的三个女儿筹措嫁妆而游走整个加利西亚地区。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施穆埃尔-阿格农向读者描绘了一幅19世纪东欧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群像。1924年,施穆埃尔-阿格农和妻子返回耶路撒冷定居,尔后又陆续著有《行为之书》、《夜来客》、《就在昨日》和《订婚记》等多部作品。尽管精通多门语言,但为表达自己的“复国”意愿和对母族的热爱,施穆埃尔-阿格农成年后坚持使用希伯来语写作。总体而言,施穆埃尔-阿格农作品展示了犹太民族在欧洲和以色列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状态,“耶路撒冷三千年至今煌煌文明与累累灾难扭结的血痂,犹太文化经典、犹太民族过去与当下的血泪心灵,是他作品永恒的背景和主题”。获奖时,施穆埃尔-阿格农被瑞典文学院誉为“当世希伯来语文学的首要作家”。

1970年,施穆埃尔-阿格农于特拉维夫卫星城雷霍沃特逝世,享年82岁。为表纪念,1985年以色列政府颁行第二套新谢克尔时,将施穆埃尔-阿格农的头像印刷在50元纸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