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教授应邀在中以常州创新园开设专题讲座
8月11日,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犹太文化研究所所长、格来泽犹太学和以色列研究讲座教授徐新应邀来常。徐新教授参观、调研了中以常州创新园,并在武进高新区管委会开设题为“以色列创新的文化基因”的讲座。
徐新教授认为,犹太人本身具有强大的创新基因传统——历史上,犹太民族曾多次遭遇离散之苦,时常要面对“从零开始”的生存难题,创业创新可以说是伴随其始终的需要;在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的过程中,不论是其重建民族家园的宏伟目标,还是投身“阿利亚”运动、设立信托基金购买土地等有效方式,都彰显了其民族创新的精神。此外,做为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以色列社会结构相对扁平,风气开放包容,对新事物的感知敏锐;创新在以色列民众、尤其是热衷于独树一帜的年轻人当中可以说是一种“全民性”意识——在以色列,平均每2000人中就有1人创业、每8小时就有一家创业企业诞生。最后,犹太民族是一个胸怀理想、相信奇迹的群体,这一精神理念对于触发创新动能而言非常重要。
讲座结束后,徐新教授接受了新华日报的专访。徐新教授首先谈到了自己同犹太民族和以色列的缘分:1977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徐新教授分配到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负责美国文学的研究。受到分获1976年和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索尔-贝罗(Saul-Bellow)和伊萨克-辛格(Issac-Singer)两位美国犹太裔作家的影响,徐新教授决定专攻美国犹太裔作家作品。研究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解读作品,徐新教授开始大量查阅犹太历史文化方面的资料,并逐渐意识到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尚属一片苍白。1986年,徐新教授只身赴美深造,住在当地一户犹太人家中;在之后两年的留美生涯里,犹太人构成了其社交圈层的主干,徐新教授也真切地感受到了犹太人在美国学界及其他社会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并越发认定改革开放的中国有必要认识、了解犹太人,以及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以色列。从大洋彼岸回国之后,决定转投犹太-以色列研究的徐新教授又得到了宝贵的赴以色列考察学习、增进中以两国了解的机会,而当时中国和以色列甚至都未正式建交。
从以色列归来后,徐新教授决心填补犹太-以色列研究方面中文资料的空缺。在国内其他对该领域抱有兴趣的学者的帮助下,徐新教授编著的《犹太百科全书》在中以建交之年的1992年完稿,并于次年付梓。作为国内第一部专研犹太历史文化的中文著作,200多万字的《犹太百科全书》上市便脱销。由此可见中国社会对认识、了解犹太人和以色列的热切渴望,也足以证明徐新教授选择犹太文化专题研究的正确性和价值性。
徐新教授表示,自己亲眼见证了中以常州创新园的创立、建设过程。早在建园之初的2016年,徐新教授就曾来到常州、参与园区的评估工作,后又数次莅临。此次重游故地,园区年轻而富有行动力的管理团队和精美且充满科技感的展厅布置给徐新教授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年轻人应该是创新事业的主力军,以色列的年轻人能做好,中国的年轻人更应该做好;从这一点上来说,中以常州创新园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园区和园区里的年轻人为大家提供了非常优秀的范例。”
徐新教授还表达了自己对于中以常州创新园的美好期许并留下寄语:“如果将创新作为创业的一种选择,那么将会有更多的发明创造。年轻人有机会应该来中以常州创新园看看,在这里,你会受到激励,受到感动,会有创业的冲劲!”
2023-07-17
2023-07-13
2023-07-12
2023-07-12
2023-07-06
2023-07-05
2023-07-04
2023-06-29
2023-06-28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