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从暴力组织头目到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发布时间:2020-12-09 00:00:00

1978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以色列前总理梅纳赫姆-贝京(Menachem-Begin)

在迄今为止统共12名以色列籍诺贝尔奖得主中,1978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前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Menachem-Begin)可以说是争议颇大的一位。贝京的一生极富戏剧性,他不仅实现了从刺客到总理的跃升,更是第一位赢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以色列公民。而纵观其人生经历,贝京堪称有史以来最不“和平”的和平奖得主。

1978年,在美国的调停下,彼时身为以色列总理的贝京与时任埃及总统安瓦尔-萨达特(Anwar-Sadat)签订了促成以色列与埃及和解的《大卫营协定》(Camp David Accord);《大卫营协定》主要包含两组内容,分别针对“巴勒斯坦人问题”和“推动埃及同以色列和解”两大议项提出建设性方案。贝京和萨达特二人因此共享当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如同大多数以色列早期领导者一样,贝京是东欧裔犹太人。1913年,贝京出生在帝俄版图内的布列斯特(今属白俄罗斯);“一战”结束后,此地划入波兰第二共和国,而波兰正是当时全欧范围内犹太人最主要的聚居地之一。在周遭环境的熏陶下,贝京逐渐成长为一名热忱的犹太复国主义者。1935年,22岁的贝京毕业于华沙大学法律系,但在35岁之前,贝京却经常以“违法分子”的形象而存在;究其原因,在于贝京坚信唯有通过武装斗争手段方能重建犹太民族家园并捍卫本族利益;而在那个反犹主义风行的年代,这一诉求在法律框架之内是不那么容易实现的。

贝京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就投身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曾担任青年组织领袖。1939年二战爆发、苏德双向入侵波兰,贝京只身逃亡至立陶宛城市维尔纽斯。隔年立陶宛并入苏联,贝京因被视作“危险分子”而遭流放至西伯利亚,却因祸得福地躲过了纳粹的屠刀,而他留在波兰的双亲和兄弟则在集中营罹难。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贝京获释并入编流亡波兰人部队,此时令人难以置信的好运再次眷顾了这位以色列未来总理:贝京所在的部队并没有奔赴绞肉场般血腥的前线,而是被派往英属巴勒斯坦、与英军协防在地中海东岸的德意法西斯军队。贝京就这样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踏上了梦寐以求的“应许之地”、重启他建立犹太民族国家的毕生追求。

1943年,贝京加入犹太极端武装组织“伊尔贡”(Irgun),旋即开始担任该组织司令。在中东,伊尔贡是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存在,部分历史学者甚至呼之为“现代恐怖主义鼻祖”。一个清一色的犹太人组织居然被视为恐怖主义的开源者,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现象。然而在贝京治下,伊尔贡确实留下了一长串破坏力堪比恐袭行动的暴行,其中最为骇人听闻的莫过于1946年的“大卫王饭店爆炸案”和1948年的“代尔亚辛村大屠杀”;尤其是后者,造成了妇孺在内的200余名阿拉伯无辜平民伤亡,其残忍程度甚至引来了同为犹太武装组织的“哈加纳”(Haganah,伊尔贡先前正是从其中脱离而出)的公开谴责。在这背后,做为伊尔贡头目的贝京自然是第一责任人。但是对于拥戴贝京的支持者而言,这些举动恰恰反映了贝京对于本民族近乎疯狂的热爱。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伊尔贡组织并入以色列国防军;贝京同时正式步入以色列政坛,长期以在野党领袖的身份活跃着;1973年,贝京牵头组建以色列第一大右翼政党“利库德”(Likud,意为“团结”)并出任党魁;1977年,贝京率领利库德在大选中击败自建国以来连续执政近三十年的工党,成功当选以色列总理。至此,贝京不仅实现了儿时重建犹太民族国家的梦想,还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掌舵人。

做为一名右派政治家,贝京对外、尤其是面对阿拉伯世界时素以强硬言行示人。例如对于以色列在1967年“六日战争”中夺取的东耶路撒冷、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等土地,贝京曾立场非常坚定地表示绝无可能让出(根据《大卫营协定》,以色列于1987年将西奈半岛归还埃及,而其余土地至今仍为以色列所有)。1982年,贝京对黎巴嫩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企图消灭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员并在黎巴嫩扶持一个亲以政权;然而计划没有成功,两国至今仍处于敌对状态。

1983年,贝京宣布辞职并退出政坛;1992年,贝京逝世于特拉维夫。

(魏君帆)